行业新闻
首页 / 新闻资讯 / 行业新闻 / 橡胶混合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
橡胶混合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
橡胶混合机是橡胶加工中用于塑炼和混炼的关键设备,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机械力对橡胶进行剪切、挤压和混合,使橡胶达到所需的可塑性或均匀混合状态。以下从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两方面详细说明:

 

一、基本结构

橡胶混合机(以开放式开炼机为例,其原理最为常见和典型)主要由以下核心部件组成:

  • 辊筒:一对平行的圆柱形金属辊筒(通常为钢制,表面光滑或带有特殊花纹),是开炼机的核心工作部件。两辊可同向旋转(较少见)或异向旋转(主流设计),且转速不同(存在速比,通常为1:1.2~1:1.5)。
  • 机架:用于支撑辊筒、传动装置等部件的框架,确保设备稳定性。
  • 传动系统:由电机、减速器、齿轮等组成,为辊筒提供旋转动力并控制转速和速比。
  • 调节装置:用于调整两辊间距(辊距),以控制对橡胶的压力和剪切力。
  • 加热/冷却系统:部分开炼机的辊筒内部设有通道,可通入蒸汽、热水或冷水来调节辊温(例如塑炼时需加热软化橡胶,混炼时可能需要冷却防止过热)。

 

二、工作原理

橡胶混合机的核心是通过辊筒的相对运动对橡胶产生机械力,具体过程如下:

  • 投料与咬入

将橡胶原料(如天然胶块、合成胶粒)放入两辊之间。由于辊筒异向旋转且存在速差,橡胶会被摩擦力带入辊隙(即“咬入”)。辊距越小,对橡胶的咬入力越大。

 

  • 剪切与拉伸

因两辊转速不同(例如前辊快、后辊慢),橡胶通过辊隙时,接触快辊的部分被带动加速,接触慢辊的部分运动迟缓,导致胶料内部产生强烈剪切变形;同时橡胶受辊筒挤压和拉伸,产生拉伸变形。

这种剪切和拉伸作用会破坏橡胶分子链间的缠结,使分子链断裂或分散,从而降低橡胶弹性(提高可塑性,即实现“塑炼”目的),或使配合剂(如炭黑、硫磺、促进剂等)均匀分散到橡胶中(即实现“混炼”目的)。

 

  • 翻炼与混合

实际操作中,橡胶会在辊筒表面形成“包辊胶”(环绕辊面的胶层)。操作人员需手动或借助机械装置将包辊胶从辊上撕下、折叠、翻转后再次投入辊隙(即“翻炼”)。

这一过程使胶料不同部位反复通过辊隙,确保所有区域均受到均匀剪切和挤压,最终使橡胶整体性能一致(塑炼时可塑性均匀,混炼时配合剂分散均匀)。

 

  • 温控的辅助作用

机械力会使胶料内部产生摩擦生热,温度升高可能导致橡胶老化(如天然胶过热易降解)。因此需通过辊筒的加热/冷却系统控制温度:

塑炼时适当加热可软化橡胶,降低分子链间作用力,辅助剪切效果;

混炼时冷却可防止橡胶因过热提前硫化(如加硫后需冷却),同时避免配合剂因高温分解。

 

三、补充说明

除开放式橡胶混合机外,还有密闭式橡胶混合机(如密炼机),其原理类似但结构更复杂:橡胶在密闭混炼室内通过转子(类似辊筒的旋转部件)与室壁的挤压和剪切作用完成混炼,效率更高且粉尘污染更小,但核心仍依赖机械力的剪切与混合作用。

 

总之,橡胶混合机通过辊筒(或转子)的相对运动产生剪切、挤压和拉伸力,结合温控与操作技术,实现橡胶的塑炼或混炼,为后续橡胶制品(如轮胎、密封圈)的成型奠定基础。

产品咨询
搜索 类别 新闻资讯

如有任何疑问,请填写页面底部的联系表并与我们联系。